在学校各相关部门、学院各位领导及各位老师的指导、帮助下,2023年在工作中,卞贤维老师得到了很多启发,也掌握了很多工作方法和技巧。2023年他担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20、21、22、23级、化学工程与工艺20、22级、材料科学与工程22级辅导员,10个班共计298人,主要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生活、就业工作等,同时,他还担任材料与化工学院材料类专业学生党支部书记、兼职材料与化工学院团委副书记、材料与化工学院心理健康辅导站站长、材料与化工学院分工会委员等职。
一、思想政治教育层面
1.实现学生了解全覆盖,经常性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通过面谈、微信、QQ、宿舍走访、电话、短信等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经常性与家长通过短信、电话等方式沟通学生情况。深入调查研究影响学生学习生活的各种思想问题及行为表现,对于重点关注学生和其他问题学生多次谈话,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作好记录并及时跟进。能够熟悉学生家庭情况、个人特长等基本信息,基本可以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及时有效地把握和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思想问题,切实帮助学生在学业规划、生活困难、心理困惑、经济压力等方面给予及时的帮助和引导。
2.目前所带学生有重点关注对象2人,一般关注对象4人。建立心理健康问题学生档案库,对问题严重学生及时和家长取得联系,同时安排学生干部和党员在日常及时关注。在日常工作中花费大量精力去关注这些学生,积极配合校心理中心开展各项工作,对反馈结果认真总结和分析。
3.牢牢抓住网络思政教育这块阵地,必须摆在突出位置,以个别不良案例为鉴,及时关注学生网络思想动态。能够在网络经常性与学生互动,及时关注学生网络舆情并及时判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关注的热点问题,有针对性的做好教育引导工作、纠正错误信息和批评错误言论等工作等。
4.传承志愿服务精神、引导青年学生投身公益活动。在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融入志愿服务元素,指导部分前往紫荆花怡养小镇开展爱心慰问活动。
二、日常事务管理层面
1.利用班会、班委例会、寝室长例会等开展防电信诈骗、防溺水、防盗、防火、安全教育、防传染病、诚信考试、禁用违章电器、校规校级等主题教育。
2.积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行,包括学生行为规范、课堂、宿舍卫生、违章电器使用等。每周深入宿舍进行安全隐患排查,节假日期间做好学生请销假管理,同时利用网络空间形式进行安全教育引导。
3.在学院党委统一领导下,学院高度重视学生资助工作,公平公正的做好各项“奖、助、贷、勤、补、减”和“绿色通道”等工作,让资助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充分利用勤工助学岗位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缓解经济压力。在各项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评选过程中,信息及时面向全体学生发布,在评审过程中能够做到公平公正。
4.充分利用学院专业特色活动,调动受资助学生积极参与,帮扶他人,为学院发展贡献力量,培育学生感恩意识、奉献精神,通过勤工助学岗位锻炼,着力提升学生交流表达能力、组织领导能力。
5.常管理服务精细严格,追求工作细致无纰漏。学生工作琐事不断,但学生工作无小事。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追求细致入微、精益求精。
三、学风班风建设层面
1.严肃校规校纪,促进学风建设。利用班会、班委会、网络宣传等渠道,对学生进行学风建设教育,对多次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态度恶劣的同学坚决给予相应处分;每学期考试前召开主题班会,专门做考试动员和诚信考试教育会,坚决杜绝考试作弊、违纪现象。
2.积极调动学生干部引领作用。教育引导学生党员、班委级其他主要学生干部树立标杆意识,以他们形成带头实践、自觉维护优良学风的主体。利用奖励计划,对学习成绩优秀、学习进步明显的同学给予鼓励,对挂科严重学生保持持续跟进,与每一位学生家长充分沟通学生学业问题,商讨帮扶措施。
3.加强与班主任、任课教师联系。积极与班主任沟通、交流,分析班级学习成绩,和任课老师沟通课堂、作业情况,三管齐下,及时察觉学习态度不端正学生,并及时谈话,纠正学生不良学分问题。多关注、多督促学习自觉性差的学生,帮助他们战胜惰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将学生的建议和要求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
四、学业规划指导层面
1.熟悉学院人才培训目标,了解学生学业及素质能力状况,掌握学生学业现状和职业目标,结合学院人才培养目标有良好的指导举措和方法途径,重视素质能力指导,与每名考研学生和就业学生一对一谈话,给与相应指导。
2.结合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严峻的就业形势,通过举办优秀毕业生分享会、专题报告会,分析学校学院历年考研、就业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通过主题班会、座谈会、谈心谈话、网络宣传等方式,教育学生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勤奋刻苦的精神、科学严谨的作风自觉加强学风建设。
在就业工作中,积极推动学院全体教职工积极参与到就业工作中,落实任务分解工作。学院学工组每周召开就业工作会议,动态掌握学生就业状况、动态更新就业信息,推动就业工作扎实开展;在工作中深入调研就业难点,分析学生就业短板,梳理就业工作重点,聚焦就业困难学生,建立就业“一对一”帮扶工作机制,邀请校友企业开展就业指导课程培训,开展就业工作动员会,做好就业教育引导工作,针对学生个性化需求,“点对点”精准推荐匹配就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