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专业简介
1.专业名称:化学工程与工艺 专业代码:081301
2.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安徽,面向长三角地区,服务区域内化工、制药、材料、能源、环保等产业链,采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创新创业意识和沟通交流、团队协作能力,掌握数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知识、化学工程与工艺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较强的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在化工、炼油、冶金、能源、材料、轻工、医药、食品、环保等行业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工厂操作与管理、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3.专业教学条件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拥有化工现有专职教师13人。专业教师中教授2人、副高职1人、中级职称10人,专业教师中博士13人,占教师总数的100%,知识结构与学缘结构合理。有省、校级教学名师2人。化工教研室为省级示范教研室。拥有“化工设计教学团队” 、“化工原理教学团队” 2个省级教学团队。本专业现有学生213人,生师比16.38: 1。教授全部给本科生授课,教授给本科生授课课程人均1-2门/学年。
加强实验室基础设施和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完善实践教学质量管理系统,建立了化学材料实验室和材料化工实训中心,其中材料化学化工实验室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安徽省大别山特色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安徽省生物蛋白纤维复合材料工程中心”等省级科技创新平台4个,“精细化工六安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市级等教学科研实践平台2个。现有实验室总面积达8600余平方米,实验仪器设备总值3800余万元。目前建有8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3个稳定的校内外创业园区。
按照材料化学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要求,构建了模块化课程体系,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为14.01%。专业实验分四个模块:基础化学实验,专业基础实验,专业综合实验,专业创新实训。实践学分占总学分百分比为31.32%。
4.人才培养
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将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有机结合,增强“立德树人”的实效性。建立健全了以学校专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为中坚、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干部为骨干的“三位一体”的育人主导机制,“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相结合的内部整合机制,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的外部协同机制。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向同行,实现协同育人,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
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化工专业培养方案中明确规定了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对需要培养的学生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进行了细化。构建符合专业学科内在逻辑顺序和学生知识、素质形成规律的核心课程体系,实践类课程采取实验、实习、实训、工程训练、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和社会实践等多种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实践环节,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
创新创业教育:在培养计划中专门开设创新创业教育类课程,强化实践教学,提高了选修课比例。依托科研平台,通过建设“校外实践基地体系”、“学生学术型社团”、“综合设计型与创新探索型实验”、“创新创业竞赛”等平台,构建创新实践教育的完整体系,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2024年,省级及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23项;2024年,在第十八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大赛获得二等奖一项;安徽省“互联网+”竞赛金奖2项。
学风管理:在学校颁布的教学管理制度基础上,配套制定了《材化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验教学质量标准》《学生学习质量评价制度》《毕业生质量跟踪制度》《教学信息反馈制度》等教学质量保障制度体系,通过教学巡查、学生座谈、学生评教以及学校定期组织的三期教学检查等丰富的形式,确保教学质量的提升。近三年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毕业生考取研究生率平均为2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