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业名称:化学工程与工艺  专业代码:081301

2.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区域内化工、制药、食品、环保、材料等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为主要路径,采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地方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需求需要,掌握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研究方法和专业技能,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及健康的身心素质,具有绿色发展的环保理念,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毕业生可在化工、能源、环保、医药、食品及相关领域,从事生产运行、技术管理、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等工作。

3.专业教学条件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拥有化工现有专、兼职教师共13人。专业教师中教授3人、副高职5人、中级职称5人,高级职称的比例为61.54%,其中教授人数占专业课教师总数的比例为23.07%。专业教师中博士11人,占教师总数的84.61%,知识结构与学缘结构合理。有省、校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优秀教师1人,省级教坛新秀2人。本专业现有学生231人,生师比17.77: 1教授全部给本科生授课,教授给本科生授课课程人均1-2/学年,教授讲授本科课程占课程总门次数的20.69%

加强实验室基础设施和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完善实践教学质量管理系统,建立了化学材料实验室和材料化工实训中心,其中材料化学化工实验室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仿生传感与检测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省生物蛋白纤维复合材料工程中心等省级科技创新平台4个,精细化工六安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市级等教学科研实践平台2个。现有实验室总面积达8600余平方米,实验仪器设备总值3800余万元。目前建有8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3个稳定的校内外创业园区。

按照材料化学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要求,构建了模块化课程体系,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为11.42%。专业实验分四个模块:基础化学实验,专业基础实验,专业综合实验,专业创新实训。实践学分占总学分百分比为30.29%

4.人才培养

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将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有机结合,增强“立德树人”的实效性。建立健全了以学校专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为中坚、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干部为骨干的“三位一体”的育人主导机制,“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相结合的内部整合机制,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的外部协同机制。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向同行,实现协同育人,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

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化工专业培养方案中明确规定了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对需要培养的学生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进行了细化。构建符合专业学科内在逻辑顺序和学生知识、素质形成规律的核心课程体系,实践类课程采取实验、实习、实训、工程训练、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和社会实践等多种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实践环节,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

创新创业教育:在培养计划中专门开设创新创业教育类课程,强化实践教学,提高了选修课比例。依托科研平台,通过建设“校外实践基地体系”、“学生学术型社团”、“综合设计型与创新探索型实验”、“创新创业竞赛”等平台,构建创新实践教育的完整体系,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2021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16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9项);2021年,在第十五届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大赛获得二等奖一项;安徽省“互联网+”竞赛银奖三项,铜奖一项。

学风管理:在学校颁布的教学管理制度基础上,配套制定了《材化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验教学质量标准》《学生学习质量评价制度》《毕业生质量跟踪制度》《教学信息反馈制度》等教学质量保障制度体系,通过教学巡查、学生座谈、学生评教以及学校定期组织的三期教学检查等丰富的形式,确保教学质量的提升。2021届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均为100%2022届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毕业生考取研究生率为3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