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日下午400,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范桥辉博士在C505教室为我院师生做了一场题为基于同步辐射EXAFSSTXM研究放射性铯的微观环境化学行为及新型纳米材料在环境污染物修复中的应用的学术报告,学术报告会由材料与化工学院院长谢成根主持。

报告会上,范桥辉博士首先向在场师生讲述了自己的个人经历以及主要研究方向及其取得研究科研成果。随后,范桥辉博士从环境地球化学和环境放射化学等方面介绍了什么是天然环境中的放射性核素化学,怎样去研究环境中的放射性核素行为。报告中,范桥辉博士介绍利用同步辐射EXAFSSTXM研究结合切尔诺贝利和福岛河流等典型环境介质放射性铯的微观环境化学行为并获取实验数据,探索放射性铯的微观环境化学行为及其相互作用机理,构建了化学模型来定量解释并预测真实环境中放射性核素的环境行为。最后,同学们踊跃提问,范桥辉博士就一些问题与在场部分师生进行讨论与交流,并对教师和学生提出的问题做出详细解答或给出建议。范桥辉博士希望同学能以自由且好奇的目光去探索世界,坚定自身梦想,拓宽视野。

此次学术报告的圆满结束,帮助同学们了解了云母类矿物的层间膨胀性能、RCs 与层状粘土矿物相互作用分子机制及新型纳米材料在环境污染物修复中的应用的内容,也极大地激发了在场师生对新兴科技的探索与追求。

范桥辉,男,汉族,19837月出生,中共党员,博士,现为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环境地球化学和环境放射化学等领域的研究工作。200520082011年,分别在皖西学院和兰州大学获理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2011-2013,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外国人特聘研究员(日本广岛大学)2013-2015,分别在广岛大学和东京大学从事环境地球化学方面的研究工作。以主要作者身份在Environ Sci Technol.GeochimCosmochim Acta NanoscaleJ Mat Chem AJ Hazard MatChemEng J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SCI论文70余篇,合作英文专著1部,被引用2700余次。担任Geochemical JSCI期刊)副编辑和Heliyon编委,担任中国核学会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分会环境放射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国家自然基金评审专家等。担任Environ Sci TechnolWater ResEnviron PollutionEnviron Sci: Nano等国际著名期刊同行评审专家。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人才项目、甘肃省自然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2009年获求是科技基金会求是研究生奖学金,2010年获首届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2011年获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fellowship2016年获中科院兰州分院优秀青年奖。(文/图材化学院团总支   审核/谢成根)